首頁 » 計畫緣由及紀要 » 設計說明

設計說明

臺北音樂廳與圖書總館 (暫定),不像臺北市其他的音樂與表演中心座落在大馬路上或廣場邊上。反而,它座落於信義路的街巷之中。臺北東區巷弄裡四處可見、令人驚豔的小店咖啡店、餐館等住商混合的環境構成了東區街巷的一大特色。利用這個地點的特色,加上臺北人對文化活動的自在性與隨機性,把音圖中心設計成一個獨一無二的、「街巷中的音樂廳與圖書館」。臺北音圖中心與鄰近的街道整合,讓人們可以在其中自由穿越,舉辦各種活動。與城市融合為一體。

音圖中心有圖書館及音樂廳兩大內容:

圖書館

圖書館方面,我們把它定位成「未來的圖書館」。它不再只是一個借閱書籍的地方,而是一個自由的市民公共空間。它是人們在此會面、交流、探索、學習,消磨時間或拍照打卡的場所。未來的圖書館將成為「資訊的交易所」及「交流的大客廳」。提供彈性的空間讓大家在明亮、寬敞的室內,自在地閱讀、休憩與交流。

音樂廳

音樂廳方面,我們希望創造一個屬於市民的音樂廳,它應該具備:「儀式性」與「隨機性」兩種品質。儀式性方面,以最具國際水準的音效設備及空間,隆重地迎接演者與聽者,提供最高水準的演出與欣賞。隨機性方面,以「處處是舞台」、「人人可參與」的精神,提供各種非正式的空間機會。例如戶外的階梯廣場表演以及以東區夜景做為背景的屋頂音樂會、或在沿街樹蔭下的即興表演等,讓藝術從正式的表演空間中釋放出來,走進市民的日常生活之中。

1,500席 音樂廳

600席 多媒體排練實驗空間

450席 國際會議廳

臺北音圖中心_入口大階梯

臺北音樂廳與圖書總館 (暫定)的造型簡單,外牆的構成啟發自古代竹簡書籍,與西洋五線譜的單純線條,就像是竹簡填入文字便成為了書冊,五線譜填入音符,便譜出豐富的樂章一樣,我們以最簡單的線條美學,來塑造音圖中心優美的造型。在夜色來臨時,三個主要表演廳轉變為發光的盒子,發散出溫潤的微光,低調靜默地展現出獨特的文藝氣息。

臺北音樂廳與圖書總館 (暫定)設計以優雅的弧形天際線來減輕量體感,讓人們在街巷的狹縫中,遠遠就一窺其獨特的剪影,形成明顯的識別性。

它也提供豐富而隨機的都市空間,包括廣場、綠帶、花園、中庭、大台階、2 樓平台、3、4 樓大廳、+28 屋頂花園平台等,創造出屬於市民的多層次都市空間。多樣的空間、優雅的造型加上豐富的建築內容,組織成臺北獨一無二、兼具在地性、公共性、文化性、及藝術性的文化新地標。